“你……”席上不得失礼,白修文想要发作的怒气被白修临眼神阻止。
“太子殿下说的是。”白修临也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,“不过太子殿下也要小心些,他与宋将军较好,若是来日再多上几桩功劳,恐怕……”
他的话没有说完,白修泽却不由自主地看向白修隐的方向,他不知与宋行安说着什么,交谈十分热烈。
白修泽仍未是发作,捏紧了手中的酒杯,只一字一顿地对白修临说道,“不是‘他’,是你四哥。”
交谈之间皇帝问道宋行安,“此次出征拿下范国,宋将军功不可没。于你,朕已是赏无可赏。宋将军想要什么,只管开口便是。”
宋行安不卑不亢地跪下,“此番出征,都是将士们和四殿下的功劳。臣不敢居功。”
皇帝看了白修隐一眼,满意地点点头,“修隐的功劳等会再说,只是你身为主帅,先是降服尔赫,后又攻下范国,一定要赏!”
“你已是奉国大将军,金银土地已赏了你许多,只是除了金银朕实在是不知该赏你些什么好。”
皇帝想了想,从腰间摸出一枚龙纹玉佩,“朕便赏你这枚龙佩,若见此佩,如见我本人,上至文武百官,下至平民百姓,皆要听命于你。”
此言一出便震惊四座,人人皆知宋行安手握军权,若再给予如此大的权利,岂非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
宋行安也不敢接,只能行礼说,“臣愧不敢受。”
皇帝却执意让他收下,又赏了众将士不少东西,这才看向白修隐,“修隐,战场三年,我从未考过你的功课,如今我也考考你。”
白修隐拱手,“请父皇出题。”
“不算什么出题。”皇帝摆摆手,“只是问问你,范国攻下之后,不少人向我建议,应该趁士气高涨之时攻下他国。而有人却主张停战修养,大臣们各执一词,你怎么看?”
“儿臣认为此时应当休养生息,养j-i,ng蓄锐。”白修隐回答得简短而j-i,ng炼,他随后又补充到,“征战过多,只会劳民伤财,而军队也会处于疲乏之中。如若此时有敌军趁虚而入,后果不堪设想。且攻占的范国领地还需管理建设,此时不宜再向外扩张。”
皇帝脸上虽没有表情,眼神中却露出对他的满意,“随军三年你确实是学到了不少东西。”他顿了顿,“既然你对军务也算熟悉,便学着同宋将军一同掌管军中事务吧。”
众人这才明白皇帝为什么非要赏宋行安那块龙佩不可。
让白修隐与宋将军一起掌管军中事务,虽然嘴上说着是学着管,但的确相当于分走了宋行安手中一半的军权。
果然,在皇帝心中,军权不在自家人手里,终究是不放心的。
而那枚龙佩,不过是安抚宋行安的手段而已。打了巴掌不放心,要先给个甜枣,大概如此。
龙佩的权利虽大,终究是虚权,威胁不到皇帝,军权才是真正的实权,以虚权换实权,很划得来了。
而白修隐就好像是这一场以虚易实的交换中最大的获益者,只是三年随军,便将部分军权握于手中。
而皇帝将这些军权交给白修隐,是不是也对他有器重之意。这一切不仅仅是让众帝子眼红那么简单,心怀各异的揣测让他们更是嫉恨不已。
宋行安并不在意手中的军权被分走一半。位高则愈险,皇帝这样做,反而让他松一口气。他手中军权过盛,若是日后引得皇帝猜忌,下场只怕更惨。
更何况,分走他军权的人,不是别人,是四殿下。
他看了一眼白修隐,朝他信任一笑。
白修隐也回以笑容。
好巧不巧,两人的会心一笑被白修泽看了个正着,他一言不发,脸色却y-in沉沉的,捏紧酒杯的手上有鼓起的青筋。
隔日便有大臣在朝堂之上进言,
“四殿下虽年少有为,但对于管理军事四殿下实在年轻,还望皇上另择合适人选。”
说这话的是当今贵妃的母家,周国的右丞郑之润,他是几朝老臣,这话说出来,也算是极有分量。
皇帝却不以为意,摆了摆手,“只是学着管理而已,也并未完全交给他,郑丞相不必多虑。”见他还想进言,皇帝又说道,“更何况修隐已快满十八,当年宋将军接过周朝大军的时候也不过而是来岁。年轻人,总是要历练些才好。”
如此一来,这位老丞相也无话可说,只能说道,“既然历练,宫中几位殿下也都不小了,皇上万不能顾此失彼。”
皇帝知道他什么意思,他是贵妃之父,也算是白修临的外公,自然想帮着他推一把。什么顾此失彼,只是提醒他不要忘记了白修临。
这些老臣们自恃年老,对他指手画脚也被说成是敢于直谏,有时候真是让皇帝不耐烦至极。又碍于他们是老臣不便发作,只是脸上已有了不耐烦之色,一拂袖子,“朕心中有数。”
白修临也是他的儿子,他自然同样寄予厚望,只是这些孩子从小养尊处优惯了,学足了眼高手低那一套,又处处想出风头,半点吃不得亏。倒是白修隐,谦卑恭谨,也有自己的决断,让他十分满意。
即使不信天星司仪所说的大主之兆,他也知道,白修隐必能成事。
第42章 面对
白修泽以为白修隐回想以前一样,天天到东宫来烦他,为此他还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