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廖、高两人的说话,赵尔丰未置可否,只是用眼睛盯着汤师爷,他想知道门下这个最年轻的师爷是怎样想的。
汤师爷见赵大帅盯着自己,就慢条斯理地说道:“大帅,朝元兄、恒生兄都说得在理,只是属下更赞成恒生兄说的,川中并不是人心思乱。怎么说呢?带头闹保路会的那些人,我都晓得,蒲殿俊、罗纶、邓孝然、邓孝可等都是富甲一方的人,而且蒲、罗又是四川谘议局现任正、副议长。这些都不是笨人,他们肯定不想搞乱四川,如果大乱起来,损失最惨的就肯定是他们这些人。他们又都是川中的名流,都清楚大清律,带头造乱会是什么结果,他们也晓得。至于铁路公司下面那些小股东,他们还是要听这些人的,只要他们不造乱,什么事儿都不会有,所以川省乱不起来,大帅只管去接印。上任后再替四川人在内阁说说话,陈述收路收款的利害,如果能把路和款都争回来最好,或者能替四川人把款保住,大帅就得了川中人望,这个川督就好当了。”
高师爷又接过话,说道:“还有,朝廷请大帅署理川督,就是要用大帅在康边打出来的威名,来个威震川中,就是有人想造乱,也因有大帅坐镇,就不敢作耗了。所以大帅要赶快起程。”
赵尔丰一直笑着听他们分析,就是不表态。
廖师爷就接着说道:“大帅,恒生和思礼说得都在理,但我还是觉得不能立马到任,一是川中现在是局势不明,二是朝廷收路收款的态度很强硬,大帅现在到任,就不能不按朝廷的意思办,按朝廷的办就失了川中人望,这川督以后不好当;不按朝廷的办,这川督现在就当不成,就会跟王人文大人一样。所以,我觉得,大帅最好拖一拖,既看看川中的局势会呈什么走势,又让内阁那边着急,让他们觉得非大帅不能安绥四川,那么,大帅下一步怎么做他们都只能支持,大帅这个川督才好做。”
汤怀仁又说道:“大帅,您最想做的是您的平康三策,想给朝廷一个稳定的西南边防,这次安定巴、蜀就是个契机,如果巴、蜀安定了,就可以顺势启动平康三策,在藏区完成改土归流,在康边、西藏建省设巡抚,有了这份功劳,这西南三省总督也就非您莫属了!所以,您可以按朝元兄说的,稍微拖一拖,让内阁着急了,然后才走马上任。”
赵尔丰听了他们的这番分析,心里那种马上接印的冲动平息了。他知道,廖思乾让他拖一拖的意思,那就是要借这个机会,让内阁把署理川督改成实任,但大家都心照不宣,都不肯直接说出来。
他也清楚,要启动他的平康三策,也必须先做实任川督,因为只有这样,朝廷才不会在他安定巴、蜀之后,又让他回任现职,那么,再奏请朝廷,实施平康三策,他说话才有份量。
于是,他冷静地说:“你们说的都对,这印我肯定要接,但不能立马就去接,你们先把这边的事儿拾掇拾掇,作好交出去的准备,又给我准备一下去成都接印的事儿,我们一边准备一边拖,到时候了我们再动身。现在怎么回复内阁?我们带多少人?怎么走?你们都商量一下。”
廖思乾道:“回复内阁的事好办,就说康边几处藏民在拉萨的煽动下又蠢蠢欲动了,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安定康边!而且请傅华封大人也回一电,说处理康边的事,一时间也离不开您!”
赵尔丰道:“行,就这么回复内阁!”
高达永道:“大帅,这带多少人,我想,可能得多带几个营,如果文说不行,可能就要动武,动武就要用自己使惯了的兵,不然,用起来就不顺手!”
汤怀仁道:“大帅,人马不能带得太多,一则巴、蜀闹保路,只是争路争款,并没有明着反叛朝廷,带的人马多了,反而会谣言四起,让那些想造乱的人找到借口,蛊惑人心。二则康边人马本来就不足,带走的多了,说不定就坏了现在藏区的局面,后面启动平康三策的麻烦就多了!”
赵尔丰就问道:“如果真要动武呢?”
汤怀仁道:“如果真要动武,朱庆澜那一镇新军就有一万多人,再加上各地驻防的巡防营,少说也有两万多人马,剿杀几个造反的蟊贼,实在是绰绰有余!如果真要动用这里的人马,大帅走之前,跟傅大人商量一下,请他做好安排,到时候大帅从成都给他个电报,事情就解决了。”
廖思乾也说道:“大帅,就是思礼说的那样,现在不宜带太多的人马,但我觉得,要带两营最精锐的,充作大帅的护卫,进成都时亮亮兵威,也可以震慑震慑那些想造乱的蟊贼!”
“行,就这样办!”
四个人在议事厅商量了这么半天,最后把事情定了下来。
赵尔丰就来了个以退为进,给朝廷回电。他以康边几处藏民在拉萨的煽动下又蠢蠢欲动了为理由,向内阁说明他在打箭炉动不了身的原因,请内阁另找川督人选,如果一定要他去成都接任,也要给他一点时间,让他把康边的事务处理了,他才能上路。
同时,又把傅华封找来商量,傅华封本来就是赵尔丰一手提拔起来的,他就按赵尔丰的意思给内阁发了电报。
载泽在内阁见了赵尔丰和傅华封的电报,知道赵尔丰是在熬价钱,也就不言语,等******自己去想办法。
******就一边回电催赵尔丰上任,一边又找合适的川督人选。他挑来挑去,就只有曾做过川督的